《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支持社會力量提供
多層次多樣化醫療服務的意見》
國辦發〔2017〕44號
(十三)促進投資與合作。支持社會辦醫療機構引入戰略投資者與合作方,加強資本與品牌、管理的協同, 探索委托知名品牌醫療實體、醫院管理公司、醫生集團開展經營管理等模式。發展醫療服務領域專業投資機構、并購基金等,加強各類資源整合,支持社會辦醫療機構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培育上水平、規?;尼t療集團。允許公立醫院根據規劃和需求,與社會力量合作舉辦新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鼓勵公立醫院與社會辦醫療機構在人才、管理、服務、技術、品牌等方面建立協議合作關系,支持社會力量辦好多層次多樣化醫療服務。嚴格落實公立醫院舉辦特需醫療有關規定,除保留合理部分外,逐步交由市場提供。
《國務院關于印發 “十三五”衛生
與健康規劃的通知》
國辦發〔2016〕77號
(十)加快健康產業發展。大力發展社會辦醫。鼓勵社會力量興辦健康服務業,按照每千常住人口不低于1.5張床位為社會力量辦醫預留規劃空間,同步預留診療科目設置和大型醫用設備配置空間。個體診所設置不受規劃布局限制。優先支持舉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推進非營利性民營醫院和公立醫院同等待遇。放寬社會力量舉辦醫療機構的服務領域要求,支持社會力量以多種形式參與健康服務。發展專業性醫院管理集團,推動社會力量辦醫療機構上水平發展。鼓勵社會力量發展兒科、精神科、老年病、長期護理、口腔保健、康復、安寧療護等資源稀缺及滿足多元需求的服務。大力推動醫師多點執業,鼓勵醫師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多點執業。大力發展第三方服務,引導發展專業的醫學檢驗中心和影像中心等。公立醫院資源豐富的地區,社會力量可以多種形式參與國有企業所辦醫療機構等部分公立醫院改制重組。鼓勵公立醫院與社會力量共同舉辦新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滿足群眾多層次醫療服務需求。強化行業監管和行業自律,規范市場秩序,保障醫療質量和安全。(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國務院國資委負責)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和規范健康醫療
大數據應用發展的指導意見》摘要
國辦發〔2016〕47 號
1、通過“互聯網+ 健康醫療”探索服務新模式、培育發展新業態。
2、發揮優質醫療資源引領作用,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整合線上線下資源,大力推進互聯網健康咨詢、網上預約分診、移動支付、隨訪跟蹤等應用。
3、健全基于互聯網、大數據技術的分級診療信息系統,延伸放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有針對性地促進“重心下移、資源下沉”。
4、研究制定政府支持政策,從財稅、投資、創新等方面對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給予必要支持。
《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關于印發縣醫院醫療服務能力基本標準和推薦標準的通知》
國衛辦醫發〔2016〕12號
一、部門設置:按照醫院的業務和管理職能,設置行政部門、臨床科室、醫技科室三大類部門,其中行政部門根據醫院具體情況和管理需要設置。
三、醫療技術水平:縣醫院醫療技術水平能夠滿足縣域居民的常見病、多發病診療,相關??莆<敝匕Y搶救與疑難病轉診,突發事件現場醫療救援,以及常見腫瘤的規范化治療和鎮痛治療的需要。醫療技術準入符合省級以上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有關規定。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分級診療
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
國辦發〔2015〕70號
(四)全面提升縣級公立醫院綜合能力。根據服務人口、疾病譜、診療需求等因素,合理確定縣級公立醫院數量和規模。按照“填平補齊”原則,加強縣級公立醫院臨床??平ㄔO,重點加強縣域內常見病、多發病相關專業,以及傳染病、精神病、急診急救、重癥醫學、腎臟內科(血液透析)、婦產科、兒科、中醫、康復等臨床??平ㄔO,提升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服務能力。在具備能力和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適當放開縣級公立醫院醫療技術臨床應用限制??h級中醫醫院同時重點加強內科、外科、婦科、兒科、針灸、推拿、骨傷、腫瘤等中醫特色??坪团R床薄弱???、醫技科室建設,提高中醫優勢病種診療能力和綜合服務能力。通過上述措施,將縣域內就診率提高到90%左右,基 本實現“大病不出縣”。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城市公立醫院
綜合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
國辦發〔2015〕38號
(二十)推進社會力量參與公立醫院改革。按照區域衛生規劃和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合理把控公立醫院數量、布局和結構,鼓勵企業、慈善機構、基金會、商業保險機構等社會力量辦醫,擴大衛生資源總量。鼓勵采取遷建、整合、轉型等多種途徑將部分城市二級醫院改造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漆t院、老年護理和康復等機構。鼓勵社會力量以出資新建、參與改制等多種形式投資醫療,優先支持舉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公立醫院資源豐富的城市,可選擇部分公立醫院引入社會資本進行改制試點,加強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的評估,防止國有資產流失,要堅持規范有序、監管有力,確保公開公平公正,維護職工合法權益。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開縣級公立
醫院綜合改革的實施意見》
國辦發〔2015〕33號
(二十九)推動建立分級診療制度。按照國家建立分級診療制度的政策要求,構建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落實基層首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基本醫療和轉診服務,加強全科醫生隊伍建設,推進全科醫生簽約服務。建立縣級公立醫院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之間的便捷轉診通道,縣級公立醫院要為基層轉診患者提供優先就診、優先檢查、優先住院等便利。